拼多多农业 解密拼多多的农业科技:农地云拼直连生产者与消费者
   hi米路 2020/12/26 9:46:30  查看:3733  评论:0
  • 出租商标、商标授权_海量一手商标出租授权入驻专业平台
  • 脑子库VIP会员
  • 人工顾问一对一服务,申请商标注册,优惠价格:698
  • 阿里品牌库精品商标转让

解密拼多多的农业科技:农地云拼直连生产者与消费者

本报记者/张靖超/北京报道

29岁的刘闯或许不会想到,三年前的一次无意间的发现和选择,在两年后能让自己的店铺达到年销售破亿元的高度,同时还为数百人带去了收入。

刘闯每天忙碌在果园和仓库,以在电商平台售卖水果为生。2017年,成立仅两年的拼多多引起了刘闯的注意,有很多物好价优的农产品很受欢迎,成交量也很高。刘闯开始把家里的苹果放在拼多多平台上试水。

彼时,正是拼多多成长最为迅猛的时期,而拼多多的“拼团”模式也让刘闯店铺的销量与粉丝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今已有10万多的粉丝。

销售端的火爆也辐射到了上游生产供给端。《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仅在南宁,与刘闯合作签约的果园,面积就超过了300亩。最繁忙的时节,甚至有百余人为其销售的水果打包。

事实上,有与刘闯类似经历的人还有很多,在经过多次的实践后,这种“拼团放大销量、再传导至生产端”的模式已被证明成熟、有效,并且正在成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升级路上一种常用的方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在农业产业链中,后端销售对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电商为切入点,以后端的消费拉动前端的生产,把整个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起来,能够为我们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需求与供给端的连接

记者了解到,刘闯还有1个直播团队,今年4月,店铺正式开通直播,3位主播在线介绍商品,解答网友的提问。据加入直播团队的小郑介绍,每天在拼多多上直播10小时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接3万个订单。通过直播间下单数据显示,在直播间日下单的平均转化率达到8%。

在刘闯仓库打过工的刘阿姨说,现在自己每天通过打包能挣400元,“我们一起做打包工作的平时有50多个人,忙的时候会有100多人。”

而通过拼购和产地直发来实现产销对接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生产端和消费端有了直接对话的机会。

如今,刘闯会定期看店铺后台的评论,了解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其次就是会根据客服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更新。

有了更多的用户反馈之后,还可以更大胆、更及时地改进种植技术和调整品种。刘闯透露,已经在广西开始种植口感更好、收益更高的水果,比如芒果、爱媛橙,在拼多多平台上今年有望实现销售1.5亿元。

因为评价好,货源稳定,店铺今年被拼多多的“多多果园”选为芒果供应商之一。消费者通过在“多多果园”里领取芒果的种子、水滴、化肥等虚拟道具,种植“虚拟果树”,种植成熟后就会收获到由刘闯寄出的真实芒果,期间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拼多多买单。今年在“多多果园”活动中,刘闯的芒果日均峰值突破8万单,1天挣了30多万元。

“在传统流通链体中,农产品要经过小商贩、产地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在抬高产品的销售成本。”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而农产品供应链的缩短,有利于提升农民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技术端的变革

当消费端的需求能够直达生产供给端时,另一个问题也暴露出来,即如何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等等。而在部分昔日的贫困地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迫切性则更加凸显。

不过,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拼多多合作案例中,记者发现在围绕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等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

例如在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当地村民就曾被这一问题困扰许久。“春撒一片坡,秋收一箩筐”曾是这里真实写照。老窝村党总支书记左雪锋说:“十年前,这里贫困户的年收入也就1000多元,家里所有的财产就是一个土房子,一口锅、一床被子。”

在资源有限的老窝村,要解决上述问题,只能依靠外部的资源输入来帮助。2019年7月,拼多多的“多多农园”工作小组走进老窝镇老窝村,项目依托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云南柠檬综合试验站及云南省柑橘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科技平台与人才,优选了适应高山峡谷海拔地理特性的晚熟沃柑。同时,拼多多向老窝村无偿注资225万元,在之后的项目建设后续中,又持续投入了124万元。

通过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拼多多帮助老窝村安装智能滴灌系统,并与赵春江团队合作,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测控系统。

在果园内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果树所需的水、肥,精准送到每棵树下;多旋翼的植保无人机配备有精准变量施药控制器,能够实现精准施药;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检测系统,集成多种设备,可以实时分析各项数据,预警果园病虫害;村民们操作鼠标或手机,就可以完成果园的浇水、施肥等工作。

沃柑种植的技术进化,让当地村民在多个方面产生了质变。刘和平是老窝村的90后,他一开始根本不懂任何柑橘知识,不会操作任何设备,跟着李进学博士和技术人员慢慢学会了使用滴灌设备、使用无人机撒药,学会了剪枝、栽种等园艺。现在,刘和平甚至已经成为合作社技术骨干,负责300亩柑橘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刘和平说:“加入合作社后,每个月的收入变高了,之前要打零工来回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而且还能拿到分红和激励。”现在,刘和平正准备考驾照,他希望明年能够买一辆汽车,再开一家网店,把山货卖出去,再多挣一些钱。

而这种最基层的变革,还产生了自下而上的推动力。今年4月,泸水市政府与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农货上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等展开合作。根据协议,拼多多还将依托平台自身电商培训团队“多多大学”,实施农村新型电商人才线上培育计划。条件成熟后,在泸水市建立拼多多农货电商直播基地,为农货直播提供基础设施。

智慧农业的必经之路

实际上,对于拼多多而言,之所以对智慧农业有如此大的投入,一方面来源于农产品对于拼多多的拼生态的完善,有关键作用。2019年,拼多多平台年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同时,拼多多平台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农产区,直连农业生产者已经超过1200万人。

另外,智慧农业趋势的高度确定性以及未来广大的发展空间,也令政府、企业以及有关机构坚定看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何东健列出了下列问题:“首先,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土地资源,养活着世界20%的人口,但劳动生产率非常低,美国仅仅用1%的劳动力创造出相当于中国77%的粮食产量;其次,我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但农业用水、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都比较低;此外,我国现在农业人口约4.8亿,从事农业劳动的1.9亿,大部分是老人,因此,既懂农业、也懂电商的新农人补充将是必经之路。”

在何东健看来,要解决上述问题,智慧农业将是最佳的解决方式。在他看来,到2030年,我国将解决智慧农业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而现在许多智慧农场、牧场示范基地基本成型。

记者了解到,为尽快实现上述目标,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已展开深入合作,在技术攻坚、产业扶贫、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已有了许多了联动、合作的案例。

例如,今年5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技术指导下,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举办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邀约全球顶尖选手,参与高原草莓AI种植挑战赛,探索一批有价值的“人机协同”草莓种植方案,并有望输出到国内更多草莓产区;10月18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拼多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建设精准农业管理体系,构建智慧农业管理体系,并共同发起建设“智慧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探索产学研融合扶贫助农新模式。

而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民革中央近期的一项调研则发现,农产品销售难归根结底是农业“小散弱”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不过相比于技术层面相对漫长的攻坚与衍进,渠道的问题则已经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尤其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亮眼。

“目前拼多多已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其归纳了全国各大农产区的数据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特色品类、成熟周期等,能够帮助这些地区的农产品精准匹配给有相应需求的消费者。”狄拉克介绍。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邀你进商标行业群,做商标大买卖  
还在等啥快!快!快!

商标人之家
注明:本文由用户发表,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收藏主题,收藏好内容,方便下次查阅
今日资讯推荐 最新用户内容
更多资讯内容


暂还没有回复,请坐沙发,第一个吃螃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