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买票交通工具:40天30亿!春运"大"数据背后的30年巨变
   留下买命钱 2020/1/14 15:27:25  查看:2069  评论:17

  原标题?10亿、20亿、30亿,这组“大”数据背后的艰辛、温暖与巨变

  1月10日,2020年的春运大幕拉开了。

  春运,40天30亿人次的大迁徙,是见证流动中国经济奇迹和社会变迁的最好窗口。

  100年前,鲁迅先生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在火车、轮船、轿子之间辗转7次,耗时近90个小时,而今天的高铁从北京到绍兴,只需要5小时23分。

  站在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的春运方式有了极大的选择自由:长距离,有高铁和飞机;中距离,有自驾、大巴或顺风车;短距离,有地铁、公交和私家车;最后一公里,有共享单车……

  这其中,铁路是最主要工具,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憧憬;从1949年1亿人次的铁路旅客发送量起步,到1983年突破10亿人次,2013年突破20亿人次,再到2017年突破30亿人次,分别用了34年,20年,4年。在这样的加速度中,人们出行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经济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社会结构也在其中悄然变化。

  10亿时代:徘徊和记忆(1983-2012)

图1:1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49年建国之初,全国仅仅拥有2.18万公里铁路,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刚刚1亿出头,铁路客运量从1亿到10亿,用了30多年。恰恰是百废待兴的时代,中国人创造了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修建的奇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成就!

图2:成昆铁路和青藏铁路,是全世界公认的工程难题,均始建于1958年。以成昆线为例,牺牲官兵2100多人,平均每公里1.6公里牺牲1人,诠释了“一寸铁路一寸血”可歌可泣的故事!  图2:成昆铁路和青藏铁路,是全世界公认的工程难题,均始建于1958年。以成昆线为例,牺牲官兵2100多人,平均每公里1.6公里牺牲1人,诠释了“一寸铁路一寸血”可歌可泣的故事!

  1980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春运现象。但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想象到,春运将成为地球上最为壮阔的大迁徙活动。

  1983年,是铁路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年,不仅当年的铁路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10亿,我国的铁路体制也迎来了重大变革。伴随着80年代初的第七次大裁军,铁道兵于1983年划归铁道部建制领导。然而,这一次铁道大改革后,铁路客运量始终徘徊在10亿左右,长达近20年之久。

图3:老绿皮车,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90年以来,随着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逐渐由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图为绿皮车的车里车外。  图3:老绿皮车,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90年以来,随着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逐渐由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图为绿皮车的车里车外。

  相比于铁路投资的缓慢,中国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迎来井喷期。80年代,“全封闭和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对中国人而言,还是十分新鲜的事物。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8年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也就是这一年初,财政部、交通部、物价局联合发布的《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开始实施,为各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提供了依据,文件同时规定“贷款还清后即停止收费”。

  地方政府发现,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不仅“两头一堵,即可收钱”,而且对GDP拉动和政绩考核作用巨大,高速公路迅疾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建设速度和规模后来居上,并在2013年一举超过铁路的营运总里程(如图4所示)。

图4:1988-2018年,铁路和高速里程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1988-2018年,铁路和高速里程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90年代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始腾飞,这离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构建——正是上述铁路和高速路的大面积建设,为大批中西部民工的流动提供了基础设施。不过,这一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人口流动和出行的需求,特别是春运买票难、返乡难是很多人心中复杂的回忆。

图5:抢票难和摩托返乡车队图5:抢票难和摩托返乡车队

  在春运买票难的诸多原因分析中,运力不足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运力不足的背后则是国家对铁路投资的不足。数据显示,在铁路客运量在10亿左右徘徊的二十年中(1983-2002),全国GDP增长了1920%,但铁路营运里程仅增长了33%,严重不匹配。面对种种困境,中国铁路建设亟待破局,而就在中国即将进入铁路里程的大跃升和工具的大升级之前,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发生了出行史上有两件大事:

  2008年初的春运期间,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雪灾气象。雪灾导致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湖南段的电气化接触网受损,多班列车取消。同时,南方多条高速公路因路面积雪、结冰而封闭,数万车辆滞留;长江流域多座城市机场因积雪被迫关闭,大量航班取消、延误。

图6:2008年初,南方雪灾图6:2008年初,南方雪灾

  2008年另一件大事,是京津城际高速动车的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从国际意义来讲,中国技术将从“引进来”步入“走出去”的崭新阶段;从国内意义来讲,中国的高铁建设狂潮已经悄然开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再出发的重要引擎。

  经过08年的洗礼和突破,中国出行蓄势待发。

  20亿时代:高铁和速度(2013-2016)

图7:2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7:2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央财政实力,在21世纪初的经济高增长中得到极大增强。而就在京津城际动工前一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出台,中国铁路剑指“跨越式”发展。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政策的出台更是给铁路基建巨资加持。短短几年后的2013年,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跳升至“20亿”平台。不难看出,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7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基建投资都大幅增长。通过高速、铁路和航空等基建投资带来的“乘数效应”,成为日后中国抵御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

  与高速公路建设狂潮相伴随的是,私家车数量将迎来井喷式增长。若干年后,每逢节假日,公路上都毫无例外地呈现一种“停车场”的拥堵场景。

图8:堵车,来源:视觉中国图8:堵车,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比堵在路上更闹心的是另一种“堵”法。这一时期,春运买票难的主要矛盾,从窗口排队转移到线上,从运力不足变为12306的技术不足。2011年12306网站上线, 2013年12306手机客户端开放下载。为了防止抢票插件和黄牛党,12306曾推出几百组让用户印象深刻的魔性验证码。

图9:12306“魔性”验证码图9:12306“魔性”验证码
图10:一张火车票的变迁,从纸质到无纸化图10:一张火车票的变迁,从纸质到无纸化

  中国在2013年前后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春运,从高铁、飞机,拉回到出行的“神经末梢”工具:顺风车和共享单车。

  搭便车,很早就零星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春运迁徙中。以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为标志,顺风车市场进入规模时代。2016年,历史上顺风车方式首次大规模加入春运,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春运跨城顺风车输送人次约1400万,2018年为5200万,嘀嗒顺风车预计2020年将达到6800万次,跨城平均距离约为260公里,平均金额约为190 元,全年顺风车合乘需求超过5.8亿次。

  以2020年的春运预测数据为例,在30亿人次的出行中,道路客运预计有24.3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民航7900万人次,水运4500万人次。而6800万的顺风车需求,已经占整个春运的2.3%,仅次于民航工具的需求。顺风车作为春运传统运力的补充价值已日渐突显,在点对点、免周转的好处之外,更填补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更广义地来讲,共享单车也发挥着上述交通工具无法触及的道路末梢。

  顺风车和共享单车,是互联网创新时代,我们国家出行运力的新补充。如果说上一个时代是规划和投资改变了生活,那么,这个时代就是科技和资本塑造了新生活方式。

  30亿时代:迸发与自由(2017-)

图11:3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3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30亿人次,进入新的增长平台。这是一个天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是否还有可能实现40亿人次的出行?需要多久实现?恰恰在这一时点,关于“消费升级”和“消费下沉”的大讨论引起了全体公众的热议,特别是李迅雷等经济学家抛出“中国还有10亿没有坐过飞机”的观点,揭示中国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有效需求不足。

  2019年的中国,进一步展示了“基建狂魔”的强大实力。

  这一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春运首秀将保障进出港旅客190万人次,日均航班312架次,人脸识别、无感通关、无纸化登机高级地面引导系统、行李追踪等新技术被投入使用。40年来,我国航空业大发展。2018年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为234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今年已经达到37个,现在民航一天完成的周转量比1978年一年的还多。

图1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图1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一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铁路从高速时代迈入智能时代,是世界上首次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从詹天佑自主设计“京张铁路”艰难起步,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中国人等了110年,把速度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提升了10倍。2019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达到3.5万公里,越来越多偏远或相对落后地区加入“高铁圈”。

图13:京张高铁,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图13:京张高铁,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在高铁站和机场高效运作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出行的另一重要的方式:地铁。正是地铁的大面积成熟,让不同交通工具换乘之间的切换更加自如,例如北京国贸的商旅人士,通过10号线到达草桥地铁站,再切换大兴机场专线到航站楼,全程只需1个小时。目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地铁大国”,有40个城市通上了城市地铁,地铁通车里程已经世界第一,轨道修建技术全球闻名。

  如此立体完善的出行体系下,人们的出行需求正发生变化,悄然搅动春运的格局。近年来“反向春运”流行起来,年轻人春节不回家,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孩子接到工作地城市过年。根据交通部科研院的《2020年春运出行预测报告》,广州、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春节期间“迁入人口”将大幅增加。还有数据显示,铁路春运客流已连续4年增长约9.1%,反向客流也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2020年春运传统高峰的反向客流增长将达到10%。

  以上谈的都是出行者的出行需求,不要忘了,在新的生活方式下,还应该包括没有出行需求的“懒人”,对他们而言,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软件,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购软件,解决了他们的衣食方面的生存需求,而wifi、朋友圈和抖音,解决了他们的“精神出行”需求,用他们的话说“跟着朋友圈出行,就够了”。

  结语

  至此,中国出行“点、线、体”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在一次春运的迁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人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了充分的选择:长距离,有高铁和航空;中距离,有自驾、大巴或顺风车;短距离,有地铁、公交和私家车;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零距离和无限距离,是网购、外卖和朋友圈。

  中国出行运力的改变,离不开两个基础性要素,一个是财政和资本能力的不断提升,一个是技术实力的空前增强。这才有了全球第一的高铁网络、全球第一的高速公路体系和全球第二的航空体系,这才有了信息高速公路、物流等新基础设施。

  铁路,特别是近年来的高铁,对中国人出行贡献巨大。而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才是成就出行奇迹和基建奇迹的决定性因素。从1983年突破10亿人次,到2013年突破20亿人次,再到2017年突破30亿人次,出行需求呈现惊人的加速度,经济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社会结构也在其中悄然变化。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邀你进商标行业群,做商标大买卖  
还在等啥快!快!快!

商标人之家
注明:本文由用户发表,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收藏主题,收藏好内容,方便下次查阅
今日资讯推荐 最新用户内容
更多资讯内容


   覃红12377 2020/1/16 4:43:26 等级:1 17F
回帖奖励 +4分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现伟商贸公司 2020/1/16 4:33:39 等级:1 16F
软件很不错的哦!!
   820712597 2020/1/16 3:46:47 等级:111 15F
正好需要呢
   wf70 2020/1/15 4:02:53 等级:1 14F
说实话,淘宝还在想着刷刷刷,跟等死没什么区别。
   浪人狼人 2020/1/15 3:13:09 等级:1 13F
一定要学习学习,看看
   包装用LVL木方 2020/1/15 2:52:57 等级:1 12F
看看 怎么玩呢
   riuvntglc 2020/1/15 1:56:08 等级:1 11F
太干了,我先喝点水
   ujjxn88 2020/1/15 1:41:14 等级:1 10F
先顶一个再看看.
   小白兔买买买 2020/1/15 1:18:03 等级:1 9F
感谢楼主分享,使用看看啊。
   小明哥 2020/1/14 23:24:11 等级:1 8F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
   cgwwv90 2020/1/14 20:37:59 等级:1 7F
须赞,以后有两千块就很好了,可以去试试女神了
   liguoyu0723@qq.com 2020/1/14 20:08:22 等级:1 6F
新手,来学习了
   tkylk74 2020/1/14 18:13:55 等级:1 5F
辛苦了
   振聪0815 2020/1/14 17:00:13 等级:1 4F
越小的个体,要么眼光超前,要么把竞争范围缩小到非常小,在非常小的范围内自己有优势,方法很多,做很小众的商品,做必须个体服务环节很高的物品等等,总之,竞争就是拿自己长处去比对手弱处,大象也有很多弱点的,作为个体,要做到像动物世界里豹子那里,出击迅速,猎食成功率高,但豹子猎的食超过70%被狮团,才狼,鬣狗团队抢走,一点脾气都没有,没办法生意被实力强太多的抢走是很正常的事情,本来就是弱肉强食。做生意,就是把自己当吃肉的,把自己当吃草的,还是干个稳定工作更好
   作者:嘿咿呀 2020/1/14 15:47:25 等级:1 3F
用心良苦哦
   fuzki33 2020/1/14 15:44:44 等级:1 2F
这些精品都够我看一段时间了
   夏天的我们14 2020/1/14 15:35:06 等级:11 1F
收藏加关注,谢谢分享,直通车真心的不好开啊